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建章立制,形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制度,不断推进思想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把思想建设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深入实践,不断深化和增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保持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应变能力和党性修养的与时俱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校团的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团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探索新的路子;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对待工作高度认真负责。注重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策水平、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浮躁情绪,加强调查研究,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学生实际,和学生交朋友,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一、团组织建设工作目标
以活跃基层团组织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团的组织建设;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团的职能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党对团的建设的领导,做好推优入党工作。
二、具体措施和要求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团的基层工作。
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在思想教育、发展团员、推优入党、开展文化活动、解决学生各种困难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活跃基层团组织,促进我校基层团组织焕发新的活力。统筹各班团总支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附7:《主题团日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团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办法》(附8)
2、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强化团员意识。
通过重温入团誓词、组织团支部集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团员的荣誉感,保持团员的先进性。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使“推优”成为在学生中发展党员的主渠道,使优秀团员成为学生党员的主要来源。善于发现和树立先进团员的典型,大力表彰先进。对德才表现突出的优秀团员,在推荐就业时,学校有关部门要适当优先考虑。
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
把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和优秀团员学生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建设一支以专职干部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团干部队伍。
加强对团干部的培养、培训,组织参加业余党团校学习、社会实践考察、素质拓展等活动,不断提高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4、强化我校团组织的教育职能。
坚持育人宗旨,通过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加强以“技能竞赛”为龙头、以“体育艺术节、科技节”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办好业余团校。校团委负责党校教学组织管理,并指导各班团总支办好业余团校,培养党团后备力量。
5、突出我校团组织的服务职能。
始终坚持把服务学生作为我校团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帮助广大学生解决和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勤工助学,认真做好关心和服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
加强对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帮助他们培养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就业本领。
6、巩固我校团组织的管理职能。
加强和改进对系团总支和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帮助系团总支和学生社团组织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重要工作决策,把握好工作的政治方向,做好主要干部候选人的选拔、推荐工作和主要干部的培养工作。
校团委负责指导学生社团工作。要通过吸收学生社团主要干部参加业余团校的学习、评选优秀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等办法,把学生社团的主要干部团结在团组织的周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
三、团组织活动内容
主题 |
项目 |
目标 |
活动范围 |
时间
安排 |
实施
部门 |
思想育人 |
青年团校 |
培养学生,吸纳更多的优秀青年进入共青团组织 |
入团积极分子 |
5月、12月 |
团委及团总支 |
团干部培训班 |
培养学生对团务工作的基本认识,在班级规范开展共青团工作 |
各班和各班团干部 |
9月 |
团委 |
|
爱国主义教育 |
每学期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的一种爱国主义情结 |
学生干部 |
6月、12月 |
团委及各班团总支 |
|
活动育人 |
爱心献血 |
培养学生的助人精神与奉献精神 |
全校 |
4月 |
团委、团总支 |
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 |
走进社区、街道,培养学生服务大众,贡献社会的品质,同时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 |
青年志愿者 |
3月份 |
团委 |
|
体育艺术节 |
展示学生体育艺术特长,锻炼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
全校 |
10—12月 |
学生处团委 |
|
核心能力训练 |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 |
学生干部 |
5月、11月 |
团委 |
|
成人宣誓仪式 |
引导学生在成人之际,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积极承担社会道义,逐渐成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 |
相关学生 |
10月 |
团委 |
|
人文大讲堂 |
通过系列人文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 |
全校 |
每月 |
团委 |
|
实践育人 |
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
让同学深入社会、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并思考所获得的感悟,从而丰富同学们的假期生活,锻炼技能,提升社会适应性。 |
全校 |
1-2月7-8月 |
学生处团委 |
组织各类比赛 |
通过各类比赛,培养同学们的竞赛意识、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 |
根据文件通知时间 |
团委 |
主题团日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立足基层、面向团员,重在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主题团日活动活跃基层团组织,拓展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领域,鼓励和倡导学校团组织的首创精神,突出组织生活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团员参与设计团组织生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团员参加团组织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团组织生活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丰富和完善新形势下的团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时间安排
校团委统筹各班团总支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团日活动。
三、主题设计
每年初,由学校团委根据上级团的工作要求和《学校团日活动制度》,结合实际,多方面征求意见,拟定每月主题团日活动主题。
每次团日活动主题须具有思想性、教育性、时代性,结合时事、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国内国际风云或重大现象等,体现当代学生的求知、创新及社会责任感,符合广大青年团员的素质培养需求和自身成才愿望。主题要求内涵丰富,延伸性强,可复合多个子题。不同年度制定的各阶段团日活动主题,要注重继承与创新并进。节日、纪念日可根据实际情况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开展扶贫济困、尊老敬贤等青年志愿服务。
四、活动实施
具体实施过程分为计划、开展、总结三个阶段:
(1)计划阶段:学校团委制定主题团日活动计划并印发到各班团总支、团支部
(2)开展阶段:各团总支在主题团日活动开展过程中,由校团委负责进行随机抽查和监督工作,确保主题团日活动的质量。
(3)总结阶段:每学期活动结束之后,各团总支拟写主题团日活动总结交校团委,内容包括主题团日活动背景、活动宗旨、活动计划、活动准备、活动开展以及活动成效等相关信息。
五、考评与激励
每年“五四”期间,校团委在权衡全校各总支主题团日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评出优秀组织奖若干名。主题团日活动的考核与评比将作为优秀团委评比的主要考核依据之一,并作为团组织及团干部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六、活动要求
l、高度重视,广泛发动。主题团日活动制度是新形势下团组织生活的一种创新形式,是对广大团员普遍进行团员意识教育、切实加强团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形手段。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主题团日活动在班团支部中广泛开展,使主题团日活动成为班团支部开展团组织生活的重要形式。
2、突出主题,重在创新。主题团日活动要体现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属性,体现鲜明的政治性,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体现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要求。同时,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在创新上下功夫,体现时代特征、团的特色、专业特点和青年特点,使主题团日活动成为学校团组织组织生活的一次创新。
3、立足基层,注重实效。校团委要充分发挥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调动团支部的积极性,立足基层,面向广大团员,吸引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广泛参与,努力扩大活动的覆盖面。要寓丰富的教育内容于新颖的活动形式之中,使活动主题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把主题团日活动办成学校团员青年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使主题团日活动真正成为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七、团日活动时间推荐
日期 |
纪念日或节日 |
|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2000年) |
|
中国植树节(1979年) |
|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年) |
|
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1983年) |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1996年) |
|
世界卫生日(1950年) |
|
世界地球日(1970年) |
|
国际劳动节(1889年) |
|
中国青年节(1939年) |
|
五四青年节(1919年) |
|
世界红十字日(1948年) |
|
世界无烟日(1989年) |
5月第三个星期日 |
全国助残日(1990年) |
|
世界环境日(1972年) |
|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2002年) |
|
国际奥林匹克日(1948年) |
|
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 (1987年) |
|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年) |
|
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年) |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1937年) |
7月第一个星期六 |
国际合作节(1995年)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年) |
|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9年) |
|
中国教师节(1985年) |
|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耻日)(1931年) |
|
国际和平日(2002年) |
9月第三个星期六 |
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年)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949年) |
|
辛亥革命纪念日(1911年) |
|
世界粮食日(1979年) |
|
全国消防宣传日(1992年) |
|
世界青年节(1946年) |
|
世界预防艾滋病日(1988年) |
|
国际残疾人日(1992年) |
|
全国法制宣传日(2001年) |
|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1935年) |
|
西安事变纪念日(1936年) |
|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1937年) |
|
澳门回归纪念日(1999年) |
广州市侨光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116688号
校址:广州市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丰盈六巷1号 邮编:510990
招生电话:18924052633郑老师 18924057239刘老师 18924057291林老师 18924057272范老师
copyright © www.1985qg.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