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址:广州市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丰盈六巷1号
一、成立学校中心教研组
组长:陈小;副组长:黄红旗;成员:罗璇、林波、孟晓冰、周永丽、黎艳筠、蒋卓婕、李峥艳
中心教研组工作职责要求:
1、制订和落实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安排。
2、组织召开科组长和教师会议,布置安排教研工作。
3、中心教研组长负责校级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组织领导,负责指导校级职业技能竞赛工作。负责组织领导市职业技能竞赛的训练和参赛工作。
4、中心教研组长负责毕业班工作评价中有关教研材料的过程性收集整理。
5、中心教研组负责全校性的教研工作的组织和开展。
二、成立学科专业组
学科组 |
科组长 |
成员 |
专业 |
财经与
管理组 |
罗璇 |
罗璇、冯菊艳、吴华清、陈敏仪、黄志杰、黄嘉俊 |
会计、酒店管理、物业管理专业 |
计算机与
数学组 |
林波 |
林波、张艳娇、谢烨、周黛珊、李志鸿、袁梅凤、尹喜梅、李智宏 |
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动漫专业 |
英语组 |
孟晓冰 |
孟晓冰、张阳、吴睿、雷思东、宋静、王娟、陈静 |
商务英语、珠宝专业 |
学前教育组 |
周永丽
副组长黎艳筠 |
黎艳筠、周永丽、李俏莹、廖嘉欣、陈小、蔡旖陶、何晓飞、李慧敏、刘悦、杨柳清、陈安妮、仇慧青、宋海燕、卓雪玲、阮雪敏 |
学前教育专业 |
语文与
德育组 |
蒋卓婕
副组长李峥艳 |
蒋卓婕、黄惠芬、李峥艳、龙梦竹、杨颖欣、黄红旗、赖易、黎瑞苑、蓝柳青、叶茗卉、周健、何承雨、胡洁 |
文秘专业 |
学科组工作职责要求:
1、制订和落实科组教研工作计划
2、科组长负责本组成员教学教研材料的检查和收集,包括导学(教学)计划、教案、PPT、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负责本科组教研活动的组织和材料收集。
三、工作思路
1、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本教研的内涵。本着继承和发扬的原则,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几次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的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2、以中心教研组和学科组建设为重点,构建高效的教科研网络。严格执行各项教科研制度,教科研活动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在发挥常规教研活动优势的前提下,借助学校先进的网络资源渗透网络教研的理念,提升教科研组活动的实效性。
3、以课题研究为龙头,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4、以推广教科研成果为重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时传达相关信息,鼓励教师自觉将教育教学经验适时转化成显性成果,扶植教师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由实践型向研究型角色的转变。
四、工作要点
1、积极组织老师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教育理论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有计划地帮助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积极推进文化课教师的外出培训学习活动。
力求做到: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相结合;专家指导与联系实际相结合,努力用最新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教研。
2、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从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测验、听课评课等环节狠抓落实,从常规教学中抓出成效。
3、加强学科组建设
学科组要加强集体研究和备课,重视“四课”(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活动,不断提高教研组活动的质量。通过学科组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
4、多渠道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水平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的公开教学活动。
争取市教研院对我校教研工作的支持,请他们到校指导。
深入挖潜、组织校内骨干教师开设公开课、观摩课。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教研专项比赛。
鼓励教师赴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生产与管理实际,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把企业文化、生产技术、生产流程等知识带回学校。
力求做到:常规和特色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用最少的时间和最简单的办法开创教研工作的新局面。
5、开展校本课题研究
①校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学校、学生和教师工作实际,以问题为载体,课题要结合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题要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立意有特色,研究方法有创新。公布校本课题选题参考指南供教师选择。课题研究可以个人申报,也可以自愿组成课题小组进行申报,小组申报的人员以4人左右为宜。课题研究坚持紧密联系实际,立足于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解决现实问题;课题应从教育、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中提出,也可围绕教育热点问题进行研究。选题的原则是问题即课题,难题即课题。融科研于日常教学过程中,以课题研究推动学科教学,以课题研究解决问题与难题,以课题研究拉动薄弱学科,将个人的发展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
②申报人员应及时、详细填写课题立项申请表。中心教研组结合市教研院的课题立项申请表设计学校课题申请表。每个学科组至少申报1个校本研修课题。
③被学校立项的课题,课题主持人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中心教研组将定期调研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时纠正课题研究的错误,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课题组(包括个人课题)在学期末交过程性资料和课题成果。
④被学校立项的课题给予300元的研究经费,经学校验收通过后,学校再给予300元研究经费奖励。
6、争取有市电大、市教研院的课题立项
教师要积极申报市电大、市教科院的课题。
市电大立项的课题,学校给予2000元的研究经费,被验收结题的,学校再给予2000元奖励。课题成果荣获一、二、三等奖的学校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奖励。
市教研院立项的课题,学校给予3000元的研究经费,被验收结题的,学校再给予3000元奖励。课题成果荣获一、二、三等奖的,学校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奖励。
市电大、市教研院下拨的课题经费,学校不挪用不挤占,全部由课题组成员专款专用。
课题研究要紧紧围绕学校管理和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使课题研究更好地应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实现教学和教研的统一,使教科研工作呈现良性循环。
7、整理教师教育教学成果
①论文。课题组至少有一篇与课题级别相对应的发表论文。发动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并力争为教师发表论文创造机会、开辟渠道,提高我校教研成果的推广力度。教师发表论文或论文获奖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
②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设计等。选取部分质量较好的课题研讨课或公开课教学设计存档,一般要求每一课题至少有一个较好的教案(教学设计),另将各级各类获奖教案(教学设计)收集起来。发动组员积极撰写教学案例片段。
④课件:本学期将组织相关课件比赛,获奖作品将收藏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库。
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创新地把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有机结合,继续深化研究内容,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直接的效益,给老师带来搞科研的热情,为打造侨光名校添砖加瓦。
8、做好课题成果、教学论文等的推荐发表和评奖工作。大力提倡、积极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反思教育教学过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结合课题和专题研究撰写论文,力争把质量较高的论文向有关报刊杂志推荐发表或选送上级主管部门参与论文评选。本学期开始组织一年一度的校级优秀教育教学和科研论文评选活动。
9、专家、学者讲座推动教科研常规化和普及化。争取在本学期邀请省市教科研专家来校举行1-2次教科研讲座。
力求做到:学习和活动相结合,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参与与宣传相结合,探索和思考相结合;努力用最好的活动和最高的质量打造青年教师成长快速通道。
10、建设精品课程,加强专业研究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主,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基础上,加强教师课程建设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申报市校级精品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方面促进学校重点专业建设中课程建设项目的落实。
力求做到:项目和专业相结合,精品和常规相结合;创新与教研相结合,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努力用最好的成绩展示学校特色。
11、开发校本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各学科组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各学科组自定主体,设计1-3节,每个老师认真备好一节校本课程,最好有课件。教案以学科组为单位整理成一个文档,像一本教科书一样,有目录,写清楚备课人,上课人等。在学期末进行评比奖励。
力求做到:地方和校本相结合,创新和适用相结合;主体与主动相结合,改革和实效相结合;努力用最规范的校本课程增强吸引力。
12、对青年教师提出实施“五个一”的目标要求:即树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拥有一个小小的研究课题、写一份富有创造性的教案、上一堂充满新意的研究课,写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反思,使青年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迅速加入科研型、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缩短其成长期。
五、工作安排(含教研督导室安排)
月份 |
工作安排 |
2月 |
学校中心教研组工作会议,落实学校中心教研组、学课组长、成员名单、职责; |
学校技能竞赛工作会议; |
|
学习广州蓝天技工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经验、成果。 |
|
启动开展课堂教学、课程和专业诊断与改进专项研究。 |
|
3月 |
学习广州商贸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经验、成果; |
科任教师信息录入 |
|
布置学校课题申报工作 |
|
讲座1:课题研究论文的撰写(周永丽);落实公开课工作 |
|
布置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课题工作 |
|
讲座2: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蒋卓婕) |
|
上级教育部门教研活动 |
|
4月
|
开展校级公开课教学活动; |
讲座3:如何转变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林波) |
|
组织中华优秀文化竞赛 |
|
上级教育部门教研活动 |
|
5月 |
讲座4: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化资源建设(李志鸿) |
优秀课件收集和评比 |
|
组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 |
|
上级教育部门教研活动 |
|
6月 |
进行校级职业技能竞赛决赛 |
初步确定参加市职业技能竞赛学生和指导教师 |
|
市学科质量检测(部分学科) |
|
7月
|
评选优秀科组长、优秀论文、优质课、校级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
教学教研工作总结,评选表彰先进 |
|
学期学年总结、教师培训,安排下学期工作 |
|
本学期教学教研获奖情况汇总 |
中心教研组
广州市侨光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116688号
校址:广州市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丰盈六巷1号 邮编:510990
招生电话:18924052633郑老师 18924057239刘老师 18924057291林老师 18924057272范老师
copyright © www.1985qg.com All right reserved